“十破十立”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赵锋 赵克志书记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中提出“十破十立”。“十破十立说到底实则是党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在贵州大地的具体体现。贵州要后发赶超就必须从解放思想开始,没有思想上的大解放就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这是一条被历史雄辩的证明了的正确的发展规律。 抚今追昔,我们的民族自古就有敢破敢立的优秀品质。商鞅变法、辛亥革命等不胜枚举。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夜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有敢破敢立的优良传统;1935 年的遵义会议,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果断的放弃对共产国际的依赖,坚持走自己的路,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1978 年,党内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实际出发,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终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十破十立”对于今天的贵州来说,切实找到了制约贵州发展在思想上的症结,是省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构筑精神高地的具体体现,只有构筑这样的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洼地。 国发〔201*〕2 号文件,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贵州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各方面基础和条件,贵州发展正当时。 首先,人民群众望发展、盼发展、想发展的动力空前巨大。多年来,纵向来看,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贵州历史上任一个时期都不可比拟的。但从横向来看,时不我待,发展慢了要落后,不发展更落后,同时还要面临既要“转”又要“赶”的问题。自古以来,“夜郎自大”、“黔驴技穷”都是贵州的代名词,无奈不是贵州的本质常态,贫困不是贵州永久的标签。贵州人要重拾信心、自尊心,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发展,明代的刘伯温曾说“江南多水,云贵多山,五百年试看云贵胜江南”,细算来,五百年近矣,贵州发展正当时。 第 1 页 共 3 页 其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贵州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农业基础等进一步夯实。贵州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除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外还有众多的稀有矿产资源,大多尚未开发,当年的“三线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积累,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在西南来讲较为优越的交通条件。还有尚在积蓄的人才优势和承接巨大外出务工劳动力等这些后发优势越来越凸显。 破除制约我省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体制障碍,把握发展大势,坚持向上借力自身发力,认清发展规律,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