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维教育的几点思考 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 彭 萍假期看了姜继为著的《思维教育导论》(全国百佳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第一章论述了思维教育的意义,读完之后,我对思维教育产生了几点思考:一、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教育?在书中提到:“所谓思维,是人的意识活动,是物质性的人脑加工事物及其信息的过程。”首先它是一种意识活动,然后它体现的是一个过程。简单地说,它应该就是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大脑进行思考的过程,就像机器一样在对产品进行加工运转的过程。我们常常这样教育学生说,要爱动脑,勤于思考,脑子就像工厂里的机器一样,机器转动越勤就越灵光,脑子越爱思考就会越聪明。我想,大概就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实践证明也是这样,越爱思考的孩子就越聪明,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就越强。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成绩就越好。书中同时也提到思维教育,“是指为了使人的思维能力、品质、方法等达到一定水平,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思维保护、培养和训练的活动。”如果思维是一种大脑的意识活动的话,那么思维教育就是人对人的这种意识活动进行保护、培养和训练的活动。前者是内在的活动,后者是外在的活动;前者是需要物质基础作支撑,后者是后天人为活动的过程。但是,在书中概念的描述中,为什么不说是“能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而说的是“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因为,在思维教育中,我认为对人“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二、大脑是怎样思考的?进行思维教育,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进行思维的大脑的结构、大脑的功能分区以及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情况,这是思维的物质基础,因为思维是“物质性人脑加工事物及其信息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认识这个“物质性人脑”,这是基础。实际上,“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通常取决于大脑两个半球所共同组成的网络所发挥功能的强弱,而并非单一的结构所能控制。”也就是说,对于思维的各种能力,是大脑各个分区在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着在工作。因此,了解的大脑对于思维教育的开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是思维教育在先,还是思维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书中的第三节提出“思维比知识重要”,但第七节又指出要“迈向思维与知识并重的教育”。思维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问题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个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就应该是思维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两者应该是齐头并进的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