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只有紧扣物理学科特点,利用其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条件,突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才能符合时代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才能将物理教学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新层次。一.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自由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1.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活动空间物理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环境性较强,其中实验环境和操作环境,对认识物理规律、培养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根据教学需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观察实验的环境、动手操作的环境、问题讨论的环境、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维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研究问题的方法,给出研究问题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结果。例如:<1>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首先教师明确提出两个问题: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保持静止?<2>已在运动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能保持这种运动即匀速直线运动?前者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举例得出结论,后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关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归纳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不同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2.注重物理过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物理知识是由物理概念和规律组成的,而任何一个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对物理过程中的分析基础上的。只有加强过程的教学,才能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性。例如:在《蒸发》一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水变成水蒸气的实例,再引导学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事例中分析蒸发、沸腾的不同,寻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亲自参与研究物理现象,分析归纳等物理方法的训练。二.强化实验教学,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造能力。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好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强化物理实验教学。1.做好演示试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做好分组实验,训练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4.某演示试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学生向自主探索性实验,变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如在《电磁感应》一节课的教学中,把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改为学生探讨实验,让学生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