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大全 离别高中时代,迈进大学校门,我们的人生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突然之间我们的社交范围扩大,除了学习,社会活动也增加很多,俨然一个复制出来的小社会,这里有竞争,有广泛地人际交往,让人无所适从,各种诱惑也暗藏其中。 对我而言,大学有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熟悉,我的人生将在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在这里打下基础,美好的生活也将在这里开始。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们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它是一门进步自我修养的课程,对增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学会更好的处理社会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调查显示。1965 年,我国在校大学生犯罪仅占青少年犯罪的 1%;文革期间,在校大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 2.5%,而近几年,这一比例约为 17%。这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谁更应该对此负责任。 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大学生自身难辞其咎。 这类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精神空虚颓废,虚荣心特别强,崇尚物质享受。同时心理也不健康,自控能力差,依赖心理重,无法应对挫折,不懂法,又懒得学法,法制观念淡薄。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不好好听课,甚至认为不重要随意旷课。 虽然我们上大学时绝大多数已经成年,但同生理上的成熟相比,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相对缓慢。还不同程度具备了未成年人的某些心理特点:单纯、莽撞、冲动,遇事缺少冷静的思考。我们人生观的确立呈多元化、多层面,情绪处在最丰富、最强烈、最复杂、最动荡的时期,对事物的判断常推动客观性,容易偏重阴暗的一面。我们往往年轻气盛,自我约束能力差,感情比较脆弱,易冲动。在突发事件的刺激下,容易第 1 页 共 13 页产生偶发性犯罪。马家爵伤人案,药家鑫撞人后杀人的案子,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吧。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教我们如何承受,正确地面对各种困难与挫折,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认为原因之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中国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只注重抓学生的成绩,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往往忽视或者放弃。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习思想品德方面的课程,不过主要课程还是语数外,导致一些学校不太重视这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