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乌托邦的读后感VIP免费

乌托邦的读后感_第1页
1/12
乌托邦的读后感_第2页
2/12
乌托邦的读后感_第3页
3/12
乌托邦的读后感 嗯,到这里可以“咔”了。 这是中国文人归隐园田居式的美好幻境,绝对不是乌托邦。不是乌托邦。乌托邦。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理解为是中西方人的脑回路不一样,乌托邦里描绘的大同世界不是中国人情境里的田园小清新,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大工厂。 翻开《乌托邦》,书本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借外来者之口描绘了当时英国的现状,比如耳熟能详的“羊吃人”圈地运动之类的;第二部分是书的大头,详细描述了乌托邦这个国家,地理位置、城市规划、婚姻家庭、职业供给、社会构成、奴隶战争、宗教信仰以及 everything,甚至对什么是幸福快乐都有探讨。 可是,看完后我却对乌托邦这个国家完全没有向往,反而是深深的恐惧。或许是大跃进期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太铭心刻骨。 书本尽管一直在着墨刻画乌托邦这个国家对于信仰的尊重和自由,但更多的是人之为人的不自由。按照已经设想好的固定模子来抚养、教育一个人,定义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快乐,规定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才是正当的符合要求的喜好。甚至于为了避免市民失去怜悯之心,规定宰杀牲畜这种事情只能由奴隶来完成。弘扬一切真善美,杜绝一切假丑恶。一个人不像是社会的细胞,更像是社会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补哪里,soeasy。 我们都知道天下大同是幻觉,可是我们还是期待了那么久,并且一直在远眺。 再说被评价为血淋淋资本积累的圈地运动,其实跟现代房地产何其相似。原住民被赶走,豪绅贵族换来直接快速的经济利益,原住民获得与所得经济利益相比微乎其微的报酬,被从自己土地上赶走以后生活无依。“贵族豪绅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圈起,变作牧场,用来养羊,提供纺织毛呢需要的羊毛。这就是所谓圈地运动。”——“地产企业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占第 1 页 共 12 页用,变作商圈,用来盖房,提供可供高价出售的住房。这就是所谓房地产。”历史与现实又走了同样的轨迹。大约是从古至今的方式都一样,只是与时俱进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是的,被那个城市设计的构想深深“。”到,所有城市的格局都一样,所以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不会有陌生感,都可以迅速找到想要的东西 o(╯□╰)o,是否完全不用考虑地形的吗。。那个环海的港湾设计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建成的,在东北大平原上和横断山脉区建起来的城市怎么能保证格局一样。这分明是偷懒的城市规划好把。要求住的房子也一样、衣着打扮也一样,怎么不要求男的女的都一样。 不过,严肃认真地算起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乌托邦的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