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桥下一小:汪奇娟【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教材 76-78 页的例 1 及“做一做”。【教材分析】 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例题 1 呈现 2011 年和 2012 年的年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了解一年有 12 个月,发现大月有 31 天,小月有 30 天,其中 2 月为特殊月。同时通过对大月小月的区分,让学生发现记忆大月小月的不同方法。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所以,学生学会了年、月、日的知识后,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过程与方法: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渗透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课前导入1、猜谜语: 一物生来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给它脱一件, 年底剩下一张皮。老师说谜语,学生猜。揭示谜底“日历”。2、(出示 2015 年年历卡)这是一张年历卡,你知道这是哪一年的年历卡么?2015 年的每一天都印在上面。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年历上标注了哪些特别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