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题本身的思辨 兰州市教科所邀我做一场命题报告 :《学术智慧与教师境界》。这是一个有点“奢华”的话题;是一个很美的话题,而“美是难的”,我必须“仰视才见” ;是一个值得思辨、需要予以廓清的话题,思辨与廓清有利于明晰教师工作的意义,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还是一个对我、对我们构成挑战、有点“冒险性”的话题。 在这里,需要对“学术” 和 “学术智慧” 等几个概念进行一定的思辨):关于话题本身的思辨 百度百科:学术 [Learning;Science] 是指系统专门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 关于高校教师的使命是什么,人们至今仍然争讼不已。不过,德国洪堡两百年前提出“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 中学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中学教师也不等于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研究两者之间,教学的权重无疑更大;我们可以提倡“研究与教学相统一”,但这绝不是、也不能作为或成为一种要求,而只能作为一种追求或方向; 基于此,我认为, “学术”(研究)不是中学教师的责任、使命,它可以、也只能成为中学教师工作的“派生物”或“附加值”。这一点必须辨明,否则就会错置主次,背本趋末,淆乱视线,引发乱象。关于话题本身的思辨关于话题本身的思辨 毋庸讳言,如果我们只从狭义的视角看“学术”,并且又把“学术问题”视为教师的一种大众化、普遍化或群适性的问题,那么,就背离了中学教育实践的本真,背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性质;相应的,这个话题就成了一种“非真命题”。也可以讲,从狭义“学术”的意义上说,这个话题只能是极少数中学教育精英的、小众化的话题,是一种极具个适性也因而“高处不胜寒”的命题。关于话题本身的思辨 因此,要谈这个话题,我们就必须对“学术”以及“学术智慧”等作一种降格理解,作一种大众化的处理: 我笃信“不学无术”——无学之术不为真术;我倡行“由术而学”——有术之学乃为实学。 教师之“学术”首先是“学”指导、观照和引领之下的“术” ,是“有学的术”;其次,才是“术”支持和支撑之上的“学”。从这个角度上说,教师的“学术”似应谓之为“术学” 。 [ 这和狭义的或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好像刚好“翻了个身” 。 ]关于话题本身的思辨关于话题本身的思辨 教师之“学”是“道” ,教师之“术”是“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 · 系辞上》),在一定意义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