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汉 市 第 六 十 二 中 学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WUHAN NO.62 MIDDLE SCHOOL 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七年级 导学案系列 编号: 班级: 姓名:课题:《扁鹊见蔡桓公》主备:余敏 审核: 时间:2012 年 6 月 第 17 周学习目标: 1、学会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有一定难度文言文。2、积累“间、疾、居、益、还、故、走、属、请、索、遂”等文言词汇。3、领会故事的寓意,能联系生活懂得讳疾忌医的危害和防微杜渐的重要。学习重难点:1、 几个有难度句子的翻译、理解: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2、积累“间、疾、居、益、还、故、走、属、请、索、遂”等文言词汇。学习过程:【学习导航】一、放声朗读课文,自主疏通文意。1、注意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蔡桓公( ) 有间( ) 腠理( ) 不应(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还走( ) 汤熨( )火齐( ) 骨髓(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立有间: 君有疾在腠理:将恐: 居十日:不治将益深: 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汤熨之所及: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是以: 无请:使人索扁鹊: 桓侯遂死:3、尝试翻译下列句子:(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尊敬的家长:孩子的成绩的好坏一半取决于家长,为了孩子的进步,请督促您的孩子在家认真预习,完成导学案。家长签字:_____二 次 备 课 武 汉 市 第 六 十 二 中 学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WUHAN NO.62 MIDDLE SCHOOL 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3)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二、再读课文,理清本文叙事的层次。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找出有关的词句来说明。【合作探究】一、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分小组朗读课文比赛。三、疏通文意:分小组疏通讲解,并进行自我评价。四、理清结构。五、分析人物:1、文章是如何记叙扁鹊和蔡桓公见面的情形的?填写下表:见面次数扁鹊蔡桓公2、 小组探究:扁鹊在第四次见到蔡桓公时,为什么“还走”?最后,扁鹊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3、总结人物形象:扁鹊:二 次 备 课 武 汉 市 第 六 十 二 中 学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WUHAN NO.62 MIDDLE SCHOOL 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蔡桓公:4、合作探讨寓言的寓意:5、背诵课文。【拓展延伸】病入膏肓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