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教 法:谈话法 讲解法学 法:朗读法 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并解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生字:荡、桨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 dang)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 jiang)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二.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全文。(2)卡片正音。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 lang 边音;爽 shuang 翘舌音;洒 sa 平舌音)三、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小节。(1)指名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理解诗句意思。“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5)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2. 细读第二小节。(1)指名读第二小节。(2)理解诗句意思。“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