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和反思 课题:认识图形(一)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姜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的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课时分配一课时教学重难点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感知物体的形状 (上课前,教师将一只篮子放在讲台上,篮子里都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这些物品分别是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老师事先用布把得篮子盖起来。) 导语:同学们,我们有一只篮子,这是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的。大家现在心里一定在想:篮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呀?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呢? 1.看一看(引导学生初步观察)。请同学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仔细看一看,篮子里究竟有些什么东 西。(认真地观察桌子上的物品。)2.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同学们看过这些物品后,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然后,请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向全班同学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 3.分一分(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和操作。)桌子上的所有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老师现在请你们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请两位同学将外形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4.议一议(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呢?请同学们同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展开讨论,然后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初步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1.看一看(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2.说一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请同学们说说,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这些物品哪些方面有相同之处呢?3.讲一讲(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讲解)。为什么分得对、为什么分得不对呢?(教师先揭示概念特征,接着出示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图形,最后让学生感知各种形态的物体。) a.球是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到处地滚动。(学生先观察黑板上球的图形,然后用手摸一摸并滚一滚桌上的球,亲自感知球的特性。)b.圆柱是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自由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