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运算求解能力” 促进高三数学复习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刘新春一、引言高考制度不改革,不废除高考,数学就总是处在高考的风口浪尖上,高考数学试题几乎离不开运算,早在 1998 年任子朝先生在《高考数学能力考查与题型设计》一书中就指出:“运算量的大小以 40%的考生在 120 分钟内能完成全卷的解答为标准”,而近几年江苏卷则连 10%的考生都达不到,正确求解填空题与解答题的压轴题,则更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运算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考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为运算失误导致高考失败,改变一生命运成为部分考生永远的痛,今天我就高考数学复习中的运算求解能力培养抛砖引玉,谈一些认识和体会,敬请各位批评指正,本讲座主要参考任子朝先生主编的《高考数学能力考查与题型设计》一书及川大附中周祝先老师的讲座《对中学数学运算的认识》,同时得到省扬高中陈惠荣、卞国文、陆昌荣等老师的指导帮助,在此一并感谢。二、当前运算能力培养的现状1.初中课程改革弱化了运算能力要求。(十字相乘法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代数恒等变形、韦达定理、比例、平面几何……删减)2.计算器的广泛使用削弱了运算意识和技能。3.高中数学教学突出了知识模块弱化了运算教学、淡化了运算训练意识,没有补上初中去掉而高考又必考的一些运算内容,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和教学参考书也很少提及运算要求,如苏教版教学参考书(必修 2)第 2 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提及本章教育目标 8,在知识和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唯独不强调运算求解能力;而在选修 1-1、2-1 圆锥曲线一章也同样只字不提运算求解能力,导致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知识教学和解题思想、方法,轻视运算过程,自己钻研解题不够,对解题过程中的运算算理、算法不甚了解,无法有效、高效地指导学生。4.学生不明算理、机械套用运算公式,不顾运算目标,进行盲目的推理演算,运算过程中缺乏选择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意识,运算过程繁琐,错误率高,对运算求解能力的内涵缺乏科学认识,误以为是“马虎”、“粗心”造成运算错误,平时复习解题认为“只要方法对,做错了不要紧”。主要问题有: ① 概念模糊不清(新增内容尤甚)学生容易因概念模糊而运算失误。 ② 公式、性质记忆不准确.不会熟练进行顺向等价变形,逆向回代、。 ③ 数据处理能力差(计算、排序、筛选、分类等). ④ 数学语言不过关,导致阅读习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