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如何推进区域课改推进“三步曲”——在与樊城课改试验校校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 李炳亭2012 年 1 月 7 日(根据讲话录音整理而成)樊城要打造区域教育样板,河南殷都区的经验值得借鉴。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殷都区课改的背景。之前,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的姚文俊先生在那里搞了 8 年,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殷都区同时还有一个优势,区委书记李南沉是个教育狂,他的名言是“教育是最大的政治”。他认为现在国家有两个突出的矛盾必须妥善解决,一个是失地后的农民工问题,这是一支没有武器的军队,解决不好就会亡国;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育,他把教育列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要求区委、区政府所有的班子成员必须深入学校,并且听课、评课。去年一年,李南沉书记就参加了十三次课堂教学改革会议。他的教育理念和我们高效课堂完全一致,惊人的一致。他比喻学习就是骑自行车,教育就像养孩子。我的团队进入殷都区,目标很明确,就是帮助他们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当然,也要结合殷都区的具体实际,比如我们的“五步三查”模式在殷都区就变成了“双向五环”模式。我始终认为,搞课改需要讲究策略,离开了“策略”无形中会自寻烦恼、自设障碍。当然,更要坚持原则,比如有人批评我偏激,指责我怎么给传统课堂打零分?我说这一方面是策略,是改革路上“矫枉过正”的选择,另一方面,我的确看透了传统课堂对师生发展的“不道德”,大家说,传统课堂除了满足了分数、升学的要求外,它带给了人(师生)什么样的贡献?当教育开始无视生命的存在,甚至逼迫学生跳楼时,那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足有人性的。没有人性的教育还能称为“教育”?难道我们的保守派们还真的是在为“非教育”辩护?你看在中国有人留恋专制,是不喜欢民主的。传统课堂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的问题。不把学生当人,不把教师当人的教育,还怕批评?还不敢批评?有人说,要学会扬弃,简直是荒谬。课改既然是革命,那么,就要坚决、彻底地改!所谓坚决彻底就是三个变——变专制教育为人本教育,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师中心为生中心。教育是人学,他需要首先“从儿童出发”,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其自然成长的一切条件,而不是“专门与儿童作对”!教育必须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让每一个儿童享受“自主”,使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敢于担当的、具有能力的“新学生”。中国教师报在去年提出一个“四新”概念,新教师、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