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学习心得 沈小燕前几天,聆听了李召存教授的《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主要从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基于发展、基于创新、基于团体)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运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了自身心目中的幼儿园课程,整个讲座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近阶段,我们各个幼儿园都在尝试着课程改革,由于各个幼儿园的自身条件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社区资源人文资源的不同,往往我们所做的就是在选择一种基本课程,在该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选择和重组,形成适合本园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我们幼儿园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其中还有许多问题不可回避: 1.急于形成一套园本化的课程,而拼凑痕迹明显 2.过于强调特色,未很好地考虑到幼儿的发展 3.过于强调主题关联,忽略了科学系统性。 4.课程权利下放之后,出现教师随意更改内容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课程无法突破稳定、特色、适宜的瓶颈。 听了李教授的讲座,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幼儿园的课程。1)从幼儿的发展出发:我们在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时候往往采取的是由上往下的途径,就是老师认为该学的内容就确定为课程内容,而这些内容里往往参杂了许多成人思维因素,例如为追求特色而强加了许多孩子不感兴趣甚至不喜欢的内容,为迎合家长的不正确需求,而添加了家长认可的内容""这一系列扩充课程内容的行为,归根溯源就是教育者忽略了幼儿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课程内容,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学前教育总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来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2)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分析幼儿园的优劣势,筛选幼儿园可利用的资源,以实际状况和现实条件为依据充实幼儿园的课程,确立本园课程的发展起点与发展方向。正视幼儿园课程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适合幼儿发展、切实可行的、具第 1 页 共 3 页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内容。而切忌随波逐流,盲目追赶潮流而迷失了方向。 3〕从全员参与出发。调动幼儿园组织的一切力量,包括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课程内容的工作,教师的参与程度是课程实施质量和执行成效的重要因素。让全体教师充分理解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明确各阶段幼儿发展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实施课程的空间,合理灵活运用幼儿园园本课程,有效地生成班本课程。 4)从稳定性出发。幼儿园课程是一个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