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就是爱》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好好活着就是爱》读后感看了这篇文章我很难过,也很惋惜,流下了难过的泪。 这篇文章写的是诗人査海生自杀后母亲痛苦的经历。査海生在 1989 年 3 月 26 日凌晨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呼啸而过的火车碾过他的身体,25 岁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的打击啊。而这一天母亲还在乡下煮了一锅红米粥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而他却选择了这一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残酷的事情,让一个母亲如何去承受啊。海生 15 岁考进北京大学,毕业后留京成了一位诗人,当时母亲是何等的骄傲自豪。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一个母亲根本就不能失去孩子,但却失去了。海子把最疼痛的诗没写进他歌颂的土壤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怀念儿子对母亲来说就是剜肉剔骨的酷刑。做儿女的人们请谨记:好好地活着就是对母亲的最爱。再没有比一个健康的生命,让孕育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第二篇:好好活着就是爱好好活着就是爱 李晓 21 年前的 3 月 26 日凌晨,一个年轻男孩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 岁生日。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一生 都在用饱含汁液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而匍匐在大地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然而这个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轧,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第 1 页 共 10 页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 300 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在 21 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哭坏了眼睛。“海生”是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唇间不停呼唤的乳名。 海生 15 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着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咪咪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