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忘却初心的忏悔》的体会五篇 【一】 在全国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期间,市纪委、市监委选编了我市部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编成《忘却初心的忏悔》,剖析了原市教育局副调研员纪光福、原市环保局副局长彭玉成、原市城建委主任何国友、原市政协副秘书长袁联应、原市环保局副局长刘瑞等 5 人,从党员领导干部陷入犯罪深渊失去人生自由的蜕变过程。以案说纪,用身边的案例“触动”身边人,读后催人警醒、发人深思。 认清权力,公姓分明。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用于履职尽责,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绝不能公权私用、以权谋私。否则,就会走上邪路、不归路,枉顾党和人民的信任,损害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也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何国友在担任市城投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期间,适逢我市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掌管着大量城建项目建设权、资金分配权,而他却忘记了权力是组织赋予自己为人民服务,甚至错误的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自己辛苦努力得来的,公权私用、大搞不法交易,追名逐利、贪图安逸,最终把自己送上一条不归路。袁联应在担任市大桥局党委书记、局长期间,忘记权力姓“公”不姓“私”,大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大桥局及下属企业的决策权基本上集于他一人之身,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公权私用、为亲友谋取利益。这些身边人身边事,再次触动、警醒着党员干部,对待权力必须时刻保持坚定清醒的认识,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坚决抵制公权私用、以权谋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真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 遏制私欲,守住底线。腐败分子走向腐败深渊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私欲膨胀、底线失守。原市环保局副局长彭玉成与我相识多年,我们是 2004 年 5 月同一个文件任职的。先前,他在单位给人的印象是“谦谦君子”,为人低调、工作勤奋。但随着职务的升迁,手中的权力增大,一批追逐利益的老板刻意第 1 页 共 10 页阿谀逢迎,他便放松了对“三观”的改造,加上不能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从接受吃请,到收烟,到拿小红包,到收大笔的钱,胆子越来越大,潜伏在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理想、信念、道德、法律的底线一寸寸地守失、沦陷,追逐金钱、“潇洒”和享受,放纵自己、麻木不仁,丧失了原则和底线,放松了环境监管,最终酿成阳新大王镇砷超标严重事件,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巨大损失。教训深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