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南怀瑾》读后感 杜涛臣 《少年南怀瑾》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一生。文章大概内容是:南拳之乡中,银奶出生了。银奶小时候体弱多病,多病的小银奶偷偷地学书本上的动作练习武术,倒挂在房间里的梁上,被他爸爸发现之后就安排和他叔叔习武,过了一年多,南怀瑾外出留学,可之后家里被海盗洗劫一空,什么都没了。南怀瑾只能三年都住在寺庙里读书,可南怀瑾一心想习武,就背井离乡,和“四眼和尚”交友,最后成了我们当代的国学大师。 在《少年南怀瑾》这本书的背面,有这样几句南怀瑾说过的话: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在传统文化中最正确的答案是“读书明理”。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的人们,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什么生活”――南怀瑾。 我在想。如果我们家也跟南怀瑾一样,被一个坏蛋给洗劫一空时,我们会不会和南怀瑾一样有志气,不放弃原来的梦想,最后有所成就。我想恐怕很难吧。 这篇人物传记给我了一个启示,做人要先把自己内在的坏毛病消除掉,再做事,才会有成就。 李杨 这本书是介绍国学大师南怀瑾的童年生活,其父仰周先生率领全家来到了地团叶,做起了生意。这里的人爱好武术,尤其是南拳。南怀瑾就是在这种崇尚武艺的环境里成长。小时的南怀瑾虽体弱多病,直到七岁还在吃奶;但他天资聪颖,能动能静:学堂里,他屡受表扬;在林伯伯家中,展现了武学天赋。 但南怀瑾的成长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先是家中被抢,再是被骗。他对挫折进行反思,再融入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思维愈加严密。 第 1 页 共 5 页 从反思这点上看,我是有缺陷的,而且是大大的缺陷。他人见我做错了,过来提醒我,我却顶嘴,即使是认错道歉了,但意识里还是自以为对的。有时候时间到了,我作文没写完,面对妈妈的责怪,表面上是服服帖帖的,嘴里也说着:“是我错了,对不起。”妈妈见我这副模样,又说了几句,也走开了;心里我其实在嘀咕:“这么一点时间,怎么写得完吗。” 再就是南怀瑾的坚韧,家中被抢劫,已经导致南怀瑾游学生活的拮据,再被骗子骗走了大半部分钱。要是我的话,直接放弃杭州,回到老家,等恢复好后,才会再次离开老家。一年前,我与妈妈去广东长隆动物园玩。本想着开开心心地玩几天,忽然发现还有一背包的作业,于是,“开开心心”变成了“哭哭啼啼”,一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