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的读后感 读了《猫》一文后,分明感受到一份无言的苦涩,看看下面的。 1 如芙蓉鸟这样最喜爱的宝贝,被吃了失却了,哪个不伤悲谁人不愤怒。所以,很理解妻的断语,和我重复地叫着“一定是猫,一定是猫”的情态,因而对棍棒加之于猫的行径,也是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接受着。猫,又能如何。它虽是万物之灵,却无法言语。它只能,只能悲楚地叫,只能飞快地逃。可这一声“咪呜”,竟是包含何种魔力啊,为何听之入耳,震之于心。也许,你在无谓地辩白:不,不是我。也许,你在无望地哀求:不,别打我。 也许,你在坦诚地表示:无论如何,我都感谢你的收留。也许,你在真心地安慰:打吧,如果能让你的痛苦少点儿,让你的快乐多点儿。抑或,你这个精灵般的家伙,在示警张婶:婶啊婶,下一个,就是你了啊。甚至,你如先知般地宣告:你将会后悔,你的灵魂将背上一个沉重的十字架。无从猜测了,这一切,又何须臆断。 可怜的张婶啊,猫只能无言地悲鸣,可是,你为什么不作解释。甚至只是默默无言,连辩护也没有。聪明的倪海娜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你学生替猫说出那一声悲鸣中所包含的内涵。可是稚嫩的孩子们,如何能明白若有若无聊胜于无的猫的内心。就算猫能言语,它又能对收留它的主人、失去了理性的主人们说些什么。只不过,还是那声悲鸣罢了。年轻的倪老师,非常有个性地处理教材,让学生帮张婶作勇敢地辩护。可在那个主仆的年代里,张婶能作民主地申诉吗。恐怕,最终只能也是默默罢了。人们于是便由对花猫和张婶的同情,转而痛恨那只肇事的黑猫。 其实,哪只猫儿不吃腥。偷吃小鸟,只是它的本性罢了,累及花猫和张婶,又哪是它的本意。我倒是要感谢那只黑猫,因为你的出现,让花猫沉冤得雪,让张婶无需默默,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本原。“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第 1 页 共 3 页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或许,大师真正所指,是希望我们能化罪为针,刺醒日渐麻木的灵魂,让我们多些包容和理解,少些委屈和愧疚。 可是,为什么会分明地听到还有那么多的无罪的花猫在悲鸣。为什么人们总是还要如张婶般地默默。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我们的良心,好好地再读一读大师的谶语吧。请记住,没有谁是谁的上帝,我们只是自己的主人,唯一的主人,好自为之啊。但愿悲鸣能够沉默,但愿生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