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俊利《知心法官》观后感 一个人民法官的情怀 -----《知心法官》观后感 团结小学 毋俊利 2016 年 11 月 25 日,我校组织全体党员在凤城五路奥斯卡国际影城观看了电影《知心法官》,看后感触颇多。 主人公黄志丽法官最后被评为全国最美法官,她当之无愧。她说:“法律是冰冷的,但法官是有温情的}”,她处理案子,最后的结果是:案结、理清、人和。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黄志丽,漳芗市人民法院民庭法官。她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基层法官兼具修补受损的社会关系,召唤社会道德回归的职能。这一信念,促进她在繁杂的民事案件中总是细致入微,不温不火,逐渐成为当地老百姓无限钦佩和信赖的“裁判”。 36 岁还未婚嫁,这在南方的小城显然并不多见。母亲已经病故了,她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了工作,她顾不上照顾自己的父亲,顾不上给父亲做饭,常常让父亲一个人吃面包、喝牛奶,吃面包、喝牛奶。作为女儿,她不忍父亲的孤独,但法官的忙碌,使她不得不经常丢父亲一个人在家。 世纪花园工地,农民工讨要拖欠的工钱,黄志丽与陈婉紧急赶往现场,暴雨中不惧安危,竭力劝解情绪失控的农民工,一场几乎酿成恶性群体事件的讨薪行动停止了,黄志丽却因此摔下吊车,送往医院。 漳芗知名台商王兆华开发地产项目海峡新苑,海峡公司新招了一名工人,名叫刘金洲,上班第一天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刘金洲死了,留下了他的妻子、年幼的女儿、年老的母亲。刘金洲进海峡公司,还没顾得上签劳动合同,就死亡了,按照台湾的法律,公司不予赔偿。但按照大陆的法律,则应该赔偿。为此,双方各执一词。台商王兆华还躲了起来。使案件的处理陷入僵局。为了生活,刘金洲的妻子胡春梅将海峡公司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 56 万元人民币。台商王兆华就是不见、不理、不赔。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个案子,即不伤台商王兆华的第 1 页 共 2 页面子,又能为胡春梅讨到死亡赔偿金,黄志丽法官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调节,于是想尽办法联系到台商王兆华,阐明大义,耐心解释,又多次到胡春梅家里做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了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台商王兆华心甘情愿付了 56 万赔偿金,解决了胡春梅一家的难题,使这一家三口有了生活保障。当刘金洲死亡赔偿案尘埃落定,当黄志丽在电话里获悉台商王兆华接受法院调解时,她深情地说:闽台之间,一样的海水,感受的是一样的温度。 案子,结了;法理,清了;人也握手言和了。这真是即了结了案子,又稳定了社会,温暖了人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