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以往认为,中药(包括草药及中成药)为天然药品,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安全无毒。但是随着中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的进展,国内外对中药疗法的广泛应用,中药不良反应报道的日益增多,以及我国对中药毒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中药也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及药物性肝炎。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特点,我们对近年来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病例来源于 1983~1998 年国内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病例报告共 55 篇,去掉重复报告的病例共 318 例;北京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 1992~1998 年收到的病例报告共 108 例,和北京地坛医院 1983~1998 年收治的病例共 107 例。三者去掉重复报告的病例后总共 427 例。通过对中药引起肝损害病例的发生情况、原发病的分布情况、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及各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的调查,分析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并找到较好的防治方法。 2.结果 2.1 中药引起肝损害发生的年代分布 427 例患者中 1983~1988 年 6 年间报告的病例为 30 例,1989~1994 年 5 年报告病例 72 例,1994~1998 年 5 年报告病例 325 例。可以看出,近 5 年来中药引起的肝损害骤然上升。北京地坛医院 1983~1998 年共收治药物性肝炎 328例,其中中药引起的肝炎 107 例,占 32.6%。 2.2 引起肝损害的中药与原发病之间的关系 本组病例中,有原发疾病记载的共 344 例。这些患者的原发病的分类见表1。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治疗骨关节病、肾脏疾病、皮肤科疾病的中药最易引起肝损害。 表 1 中药性肝损害的原发病类别 原发病分类例 次原发病分类例 次骨关节病115呼吸系统疾病7肾脏疾病89胃肠疾病7皮肤科疾病70肝胆疾病 6甲状腺疾病25妇科疾病4儿科疾病16其它10 2.3 引起肝损害的常见中药的分布: 本组患者因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分布见表 2。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引起肝损害的单味中药以雷公藤和黄药子最为常见,中成药中以壮骨关节丸最常见,其次是疳积散与复方青黛丸。 表 2 引起肝损害的中药分布药 名例 次药 名例 次单味中药雷公藤91中成药青黛胶囊1黄药子(黄独)46湿毒清1金不换7攻银片1老虎节(外用)5消癣宁1何首乌5神皮 1 号丸1蜈蚣粉2防风通圣丸1番泻叶2血毒丸1望江南草2除湿丸 1蛇莓2龙蛇追风胶囊1穿山甲1壮骨伸筋胶囊1斑蝥1养血伸筋胶囊1苍耳子1九分散1石蒜1追风透骨丸1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