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滑轮【学习目标】1.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本质;2.了解滑轮组的结构和特点。【学习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特点及作用;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习难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的实质;组装滑轮组。【学习过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实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 81 面、第 82 面,完成下列填空:1.观察滑轮:中心有 ,周边有 ,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2. 叫定滑轮;3. 叫动滑轮;4.观看课本第 81 面的漫画,说说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小组讨论1.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2.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① 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1.图 1 钩码重力 G= N2.图 2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 G(填“>”、“<”或“=”)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 (填“相同”或“不同”).4.图一中的滑轮 (填“随”或“不随”)重物一起运动.5.图 2 中,钩码上升的距离 (填“>”“<”或“=”)测力计下降的距离。表一1.图 1 钩码重力 G= N.2.图 3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 G(填“>”、“<”或“=”).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 (填“相同”或“不同”).4.图二中的滑轮 (填“随”或“不随”)重物一起运动.5.图 3 中,钩码上升的距离 (填“>”、“<”或“=”)测力计上升的距离。表二② 对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表一中:滑轮 提升,不能 ,不能 ,但可以改变力的 ,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表二中:滑轮 提升,可省 ,费 ,不能改变力的 ,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4.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不计动滑轮自重及所有摩擦)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1)定滑轮可以看成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 4 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两力的关系是: ,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变形杠杆.图 5 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两拉力的关系是: 。●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1、F2和 F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2.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来提升一个物体,拉力 F 竖直向上.动滑轮其实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