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炼成骨干教师自从成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以来,心里一直有个困惑:什么是骨干教师?一个普通的教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个骨干教师。近期,有幸拜读了潘海燕等同志主编的《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一书,很好解决了我的疑惑,并将骨干教师必须要具备的特征作为自己前进的标杆,让自己不断地向目标迈进。下面,我将书中的一些观点归纳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什么是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是指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那些职业素养相对优异、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的教师。他们是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中坚力量,是引导广大教师前进的旗帜。二、骨干教师的表征和特征骨干教师对教学效果信心十足。他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他们能识别学生的个性、洞察学生的天赋、在复杂的问题上能明察秋毫,判断学生智商的高低、分析学生的学习爱好,从而调节学生的日常行为,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骨干教师对课堂管理监控自如。在上课的时候骨干教师实行信息交流量和知识掌握率的两个百分之一百。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全体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骨干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各项活动。骨干教师对工作积极进取。骨干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将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事业上,不受任何外界几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他们是终身学习者和创造者,时刻要求自己必须具备高素质,保持骨干教师的荣誉永不褪色,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努力学习和创造。三.普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教师的成长是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进行的,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信念、价值取向,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满足自身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表现出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宜的教师角色行为。所以,普通教师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要经历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积累期的教师渴求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与他人的经验、对教育科学研究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反思总结,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他们在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模仿与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成熟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