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观课报告(一)从教学目标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全面,具体,适宜。能从三个维度来确定。从目标的达成看,教学目标明确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二)从处理教材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三)从教学程序看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各教学环节联系紧密——创设情境,揭示新知;自主、合作,探索新知;及时反馈,巩固新知;课堂回顾,梳理新知。上课伊始,老师创设情境导入,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探索年月日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自然揭示课题。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位,从而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认识一年中的大小月是本课的重点,为此,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在老师具体明确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理出 31 天、30 天的月份各有哪些及 2 月份天数的不同,通过拳头记忆,歌诀记忆等有趣、多样的记忆方法识记一年中大月小月。探究目标的明确,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轻松,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判定平闰年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此处老师紧紧抓住不同年份 2 月份天数的不同展开教学。人人参与其中。通过计算,探究发现闰年年份都能被 4 整除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由个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内容实际,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知识巩固环节,练习题的设计趣味性、层次性强,形式多样,在练习中基础知识得到强化,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四)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看 整堂课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教师真正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在观察、比较、交流、计算等活动中感悟、体验、理解新知。(五)从教学效果看整堂课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积极思考,学生受益面广,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