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述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随着微电子、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化、扩展,继互联网技术之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应用技术成为新的技术发展的热点,它的发展,必将引发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本院从 08 年上学期起,就开始了《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嵌入式应用技术是一门典型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型应用课程,作为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应用开发技术课程,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外,还应当依据现有条件和创造条件,开出《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实训课程,以便强化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以及训练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开发软、硬件工具。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工作建立必要的基础。课程总学时 18 学时、总学分 3 学分。先修课程包括、《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等。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及程序设计课程的后续实验课,它对于巩固学生学习关于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应用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二、课程目标1.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嵌入式系统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掌握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硬件开发工具:如 Protel、Protues 等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对所设计的硬件系统有一个基本分析、评判能力。学会从实际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单元电路,并考虑制作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培养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计能力;3. 通过课程设计,基本会使用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如 ADS 或 GNU 等,并对此类嵌入式编译系统的特点有一个基本了解。4.通过课程设计,理解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并且应当理解其特点,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某种操作系统如UC O S能够进行源代码剖析,并能够进行移植。5.通过课程设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习运用各种软件编程规范、硬件标准规范、各种手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达到进一步培养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三、 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