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口腔科在日常诊疗过程中,由于各项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膜、唾液和血液,器械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不经严格的消毒处理,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根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口腔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2、化学监测法 ⑴ 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⑵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3、生物监测法⑴ 每周监测一次。⑵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⑶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⑷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4、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试验组培养阳性,判定为灭菌不合格。二、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应当定期进行浓度和微生物污染监测。 浓度监测:每日对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2%戊二醛等进行浓度监测。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三、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监测时间 每季度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 10min 进行采样。采样方法 沉降法1.布点: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 1m 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