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常抓不懈,优良品质逐步形成 众所周知,“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其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养 成教 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一所学校形成良好校风、优良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作为管理者(特别是乡镇中心学校层面的管理者),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求各中小学要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 成教 育。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学生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注重细节等等方面做起,让学生从小开始、从我做起、从学校开始、从家庭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优秀品质。今天,借此机会与各位同仁交流我镇各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做法,望得到领导和各位同仁的指点,使得我们学生的养成教育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实用高效。 一 、抓住“早”的优良时机,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1、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我镇中心学校从去秋开始,在《目标管理》中强调: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近三年的育人目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规定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初中从七年级开始,幼儿园从第一天开始。班级一经确定,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就必须着重观察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让学生们认识到,老师从一开始就在关注他们的言行。从一开始趁坏习惯还立足未稳,及时进行纠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实行递进式的顺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镇中心学校有思路,要求学校要有条理,教师要有耐心,绝不能热一时冷一时,更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讲求科学。要求各个学校、各个班级要有针对性地注重个体差异,制定培养习惯的计划,设置培养习惯的恰当方式,一个一个地来,在一个时期可以培养一方面,如一年两年,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一个月两个月,重点培养一个习惯,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定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拓展“多”的习惯广度,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1、行为习惯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