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末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深秋的天平山,枫叶正红。去天平山可以饱揽那五彩斑澜的美丽景色。一个小时后,我们以经登上了天平山顶。从山上眺望,开阔的视野,碧兰的天空,让我们心旷神怡。错别字改 正2.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 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鸣。3.亲近文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广大,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补写句子。生命是盛开的花朵, ,灿烂芬芳;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和谐悦耳,婉转悠长;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二、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练习【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 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 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幼时记趣》)【乙】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细绢做的单上衣)来,温《缁衣》(《诗经郑风》中的一篇)一章。适先生奓户(开门)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同“喷啧”,赞叹声)。(清 袁枚《祭妹文》节选)4.哪一组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 )A.驱之别院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B.项为之强 以丛草为林C.怡然自得 遂不得履(《郑人买履》) D.忽有庞然大物 两童子音琅琅然5.下面四个句子都是省略句,哪一个句子的省略部分补充得不准确? ( )A.徐喷以(之)烟 B.使(之)与台齐C.见二虫斗(于)草间 D.驱之(于)别院6.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