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望岳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通诗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基本弄清诗歌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书上附的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二.想像意境,体会感悟。 1.在学生初步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句来想像诗中的意境。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与诗中哪些句子相映照,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通过吟诵加以感悟。 3.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一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三.作业 1.朗读吟诵,背诵诗句。2.让学生体会、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星期二一.整体感知,读通诗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2、分组朗读。3、齐读。4、指名读。5 自由朗读。、星期三1、检查朗读,要求读熟。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基本弄清诗歌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书上附的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在学生初步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句来想像诗中的意境。 5、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与诗中哪些句子相映照,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通过吟诵加以感悟。6、朗读吟诵。星期四朗读吟诵,背诵诗句。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一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星期五 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比赛背诵。第二课 前出塞1一、教学目标 1、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2、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二、教学过程: 1、介绍背景。 作者杜甫,《出塞曲》是古代歌曲的题目,内容和《塞下曲》一样,大多是写边境上士兵的战斗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这里选的是杜甫《前出塞》之六。杜甫是用士兵的口气写这首诗。 2、逐句讲解。 以读激情,以读悟文。引导学生们弄清全诗的意思,诗句之间的联系后,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读议结合,以读激情,以情捂文,使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水到渠成的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3、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4、背诵古诗。5、 课后小结::训练重点是“读课文要动脑、动口、动手” ,能体现出“读”的重要性。星期二一.整体感知,读通诗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2、分组朗读。3、齐读。4、指名读。5 自由朗读。、星期三2、检查朗读,要求读熟。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基本弄清诗歌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书上附的译文,帮助学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