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 2010 年度植树造林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豫政[2007]81 号)精神,巩固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成果,确保 2010 年度植树造林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创建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加快发展,增加效益,着力培育壮大林业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构筑沟路渠堤绿化、生态廊道绿化、城镇绿化、村镇绿化、荒滩荒地绿化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林业生态建设体系,着力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家园。 二、目标任务 规划造林总面积 3 万亩,栽植 333 万株。其中: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 1.65 万亩,栽植 183 万株;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 0.525 万亩,栽植 58.4 万株;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 0.18 万亩,栽植 20 万株;村镇绿化工程 0.645 万亩,栽植 71.6 万株。 三、工作重点和建设标准 (一)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一是对县域范围内的二广高速公路和s103、s335、s244 三条省道的绿化,严格按照两侧各植 17 行 50 米的标准查漏补缺,完善提高。二是完善提高县乡道和乡村道绿化建设,县乡道两侧各栽植 7 行 20 米,乡村道路两侧各栽植 10 米或 4 行树。总造林面积共计 0.525 万亩,植树 58.4 万株,种植树种可乔灌结合,生态树种与经济树种、观赏树种相结合,展现宽林带大景观的特色,把绿色通道建成既有生态景观效益又有生态经济效益的绿色屏障。 (二)村镇绿化工程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镇区和村屯为重点,以农户为单元,做到镇区和村庄周围、主要道路和庭院绿化相结合,乔灌结合,大力开展村镇绿化美化,把镇区和村屯的宜林空地全部绿化起来,尽快建成“村屯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园林化”的绿色文明新农村。规划村镇绿化总造林面积 0.645 万亩,植树 71.6 万株,围镇林绿化宽度 30 米,围村林绿化宽度 20 米(含沟路渠坑塘宽度),规划株行距 2×3 米。已植部分小于应植宽度的,要按标准加宽补齐。村庄紧临省(县、乡)道路的,按通道绿化标准进行规划,宽度不小于 30 米或 20 米。自然村周围土地隶属于其他村(自然村或行政村)的,由地权所有村规划栽植。具体规划过程中,可依自然村地形实际,对适宜栽植地段,规划宽度可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