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3.学会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二、教学重点、难点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悼”读 d4o,不读 di4o;“炊”读 chu9,不读 cu9,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如: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本课共有 4 个生字,数量不多。其中有 3 个字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如: 这样可以利用熟字帮助学生很快记住生字。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 ”,记忆“ ”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特别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 鼎。(三)理解词语。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