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戏剧”,换位阅读——小学英语课堂剧阅读教学的探究【摘 要】本文简略阐述了课堂剧教学的概念,重点阐述如何运用课堂剧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通过运用戏剧的一些技巧,转换传统的阅读模式,把学生从读者的角色转换到文章中的角色,让学生在体验中阅读、理解、获取信息,进而培养语言综合能力、提高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关键词】课堂剧 阅读教学 技巧 转换一、什么是课堂剧教学模式课堂剧教学理论基础应该追溯到国外流传已久的教育戏剧与教育剧场的教学理念。教育戏剧与教育剧场的特点是把戏剧与剧场的技巧运用于学校课堂教学中,强调过程、互动、思考与启发的教学观。小学英语课堂剧教学就是汲取这两个教学理念的一些特点,通过整合戏剧与英语教学,让学生在享受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理解词、句、篇章等,通过表演、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它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 为什么要用课堂剧进行阅读教学外语教学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个认识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读者对语言信息理解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假如教师只是让学生读文章,做练习题,朗读,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都是违背阅读心理规律的,势必影响阅读教学效果,也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笔者尝试着运用课堂剧来进行阅读教学,把原本作为读者身份的学生,融入到阅读材料中,转换位置成为阅读材料中所涉及的角色的一员,成为“当事者”。作为“当事者”在阅读课,通过表演、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等形式中,理解文本,获取信息,并在课堂中进行情感体验,置身于当中的剧情运用语言,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最终发展语言综合能力。用课堂剧来进行阅读教学符合了以下几个原则:1、兴趣性原则: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 H.H.Stern 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课堂剧阅读教学中富含许多幽默风趣的内容,所设计的活动也是生动有趣,关键的是这些活动把所有的孩子都融入到剧情发展过程中,给学生充分表演自己的机会。这些一旦被学生接受,所产生的后继学习动力远远超过其他外语内容。2、实践性与主体性原则:“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