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 2、通过对化石的分析,了解人类的主要的进化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书本上有关人类的进化的漫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人类的进化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2、认识到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是文明的开拓者。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动手能力。 4、享受合作与交流获得知识的喜悦和快感。二、教学重点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三、教学难点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 1、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模范科学家的研究 1、那么人们寻找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可以提示学生: 希望能从人类研究马的进化获得启示) 2、小组讨论 3、交流,并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寻找和人类长得相似的动物,然后 借助已发现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4、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 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长臂猿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教师最后讲述称它们为类人 猿的原因。 5、讨论并提出假设,思考研究方法 请依据上面的现象,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人类的祖先是谁?如果要进一步验 证自己的假设,下一步需要怎么做?(借助已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 假设 1:人类是类人猿进化来的。假设 2: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6、 课件提供化石的记录,并告知学生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 1200ml,然后要求学 生用流程图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 这些已发现的化石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 疑惑? 7、 组织学生的交流 注:只要有道理的观点都可以允许学生保留 8、 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补充: 课件介绍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认识: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怎么分成 了两支——类人猿与人类。 主要是介绍因为在有些时间段还缺少化石证据,所以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仍 在继续研究中。 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三、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