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长城》 教学设计 备课人: 龚小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远及近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讨论,让学生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内容。【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图片。2.板书课题:(17 长城) 齐读课题二、直奔中心 质疑问难作者在游览长城后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汇报。[出示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理解“气魄雄伟、奇迹”。 随之板书[气魄雄伟、伟大的奇迹]三、感受“气魄雄伟”作者在游览长城后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汇报:●第一自然段——长城的“长”[出示句子: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1、汇报:[板书:远看 像长龙]2、出示课件[地图]并讲解。 3、朗读指导。过渡: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近看长城又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到文中找一找近看长城,又是怎样的呢?(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长城的“高大坚固”近看长城又是怎样的呢?(生:高大坚固)[板书:近看 高大坚固][出示句子: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互相呼应。]交流汇报,读段落。四、感悟“奇迹”过渡:站在高大坚固的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想到了什么呢?(劳动人民)[出示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 生读 [板书:联想](1)这么高大坚固的长城令“我”想到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来读读。[出示: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汇报交流。 让我们再一次的读出它的不易。(个别读、齐读)(2)课文里哪一句话在感叹劳动人民的辛苦与伟大?汇报:(出示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板书:血汗和智慧] 理解“多少”、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才”的意思。指导朗读(3)小结五、拓展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