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与“惊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欣赏,通常也可以说成是“听赏”,它是在单纯的“听”的层次上更深一步的加入了“赏”,即思索。在本课中,通过欣赏海顿的《“告别”交响曲》和《“惊愕”交响曲》,让学生简单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从关于海顿的文字叙述中,以读故事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海顿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告别”与“惊愕”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三课中,虽然是以音乐欣赏的形式出现的,但无论从它的课程内容,还是按新课程所特别强调的审美体验的角度,都给我们的音乐教学设计了一个很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调动学生参与的平台。【学情分析】 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四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作的活动能力增强。可通过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乐器演奏及音乐创作活动的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从而培养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 听赏《“告别”交响曲》和《“惊愕”交响曲》【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2、听赏《“告别”交响曲》和《“惊愕”交响曲》,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3.在听赏海顿的两首著名交响乐片段时,能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能记住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在表现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参与表现《惊愕交响曲》,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 打击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小夜曲》,初步认识海顿。 二、新课教学: (一)听赏《告别》交响曲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在几百年前的奥地利,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长期担任艾斯台哈齐公爵的宫廷乐长。有一次,公爵看上了一处遥远的湖畔山林,在此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每年夏天都带着家人和仆人来此长住,宫廷乐队免不了随同前往。天长日久,乐手们思家心切,但谁也不敢言归。一天晚上,公爵和他的亲朋在大厅听赏海顿刚完成的《第四十五交响曲》。奏到最后,乐手们轮流轻轻吹灭为乐谱照明的蜡烛,拿着乐器相继退场。最后仅留下两个小提琴手,他们静静地奏完最后一个音符,也悄然退席。善解人意的公爵自然领会到海顿创作这首乐曲的用意,第二天便宣布: 全体人员返回宫廷。 这首乐曲由此而被称为《“告别”交响曲》。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首有趣的乐曲? 1、播放“告别”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