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飞扬 伴路成长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其他职业,其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的独立的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独特的人,她的工作能否打于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爱是首要条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是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从事 22 年教育工作的中年教师,同样也有着 22 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在课堂上,有时我的提问,会让学生陷入一种沉默中。那种小心翼翼瞅着我的眼神,偷偷地举起小手又悄悄地放下的动作……让我觉得揪心万分,内心的焦急经常促使我批评他们胆小怕事。不过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学会反思,不断学习与总结。后来终于明白了:这种学习现状是因为孩子们被我的“权威”吓倒了。学生的微小的进步,我也没有及时地给予鼓励,造成师生的关系紧张,影响了孩子们的发展。虽然我爱学生,但是爱不得法。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通过学习与研究相关教育理论,我决心要改变我的教学风格,改善课堂,首先从教育观念上实行转变。 “一切为了学生”,应蹲下身子和孩子站在同一角度。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分享进步与快乐,一起分担作业与任务的重担。我要用行动向学生证明:我爱护你,尊重你,相信你,鼓励你,服务于你。渐渐地,在课堂上,我不再是一家独言了,教室里随时都可能有新的火花在崩发。下课十分钟是学生与我一起嬉戏的快乐时光……我的笑容多了,学生的生活轻松了。课堂内外,我用真诚和爱心赢得了一片友谊,一张张笑脸,一种幸福。课堂内外,我在变化着,学生也在变化着……每一个孩子渴望老师的关爱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教师的赞美和期待。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都会产生巨大作用。班级中有个叫李子阳的男孩子,家庭比较贫困,妈妈跑了,爸爸外出打工和奶奶生活。也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个孩子好动,爱和同学打架,自卑,与人交流不和谐。我用心观察他的举动,发现他学习还算用功,自理能力强,尤其在课堂上,他总是以一种给人期盼的眼神扣住我讲课的心扉。他眼睛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求让我感动。一次,他阑尾炎开刀住院,每当医生查房他都会问什么时候出院。医生好奇地问:“急的出院干什么?”他说:“我成绩不好在不出院就跟不上了。”同病房的人都夸奖他懂事,爱学习。一个星期后出院了,医生让他在家休息,他非让奶奶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