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第一次山东省畜牧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 写 大 纲一、概述本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自然环境概况如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水系、自然资源等;社会环境概况如行政区划、人口、居民生活、城乡建设、环境、旅游等;经济发展概况如 GDP、财政收入、三次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等。资料来源参考统计(城建)公报、各种规划、政府门户网站、年鉴、地方志等。二、污染源普查工作概况(一)普查工作的时间安排文字结合表格说明本地普查工作时间安排及进度。如最早(晚)开展工作的地区或相关情况说明。无建制并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发区、高新区独立开展普查工作的按实际情况叙述。(二)区域内建制镇情况写明所辖建制镇数量、名称。(三)普查对象的范围包括辖区内市,县(市、区)的数量,涉及到范围交叉的地域一定要说清楚,目的是阐述普查范围没有遗漏。(四)普查员的数量及培训情况数量: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各自总的数量分别说明,结合自身特色,若聘用其他人员(联络员、督察员、数据录入员等)也可以另作说明。对污染源两员来源情况、工作效果分别进行说明,对今后畜牧业污染源普查分别应聘用什么样的人员可以提出建议。培训情况:次数、时间、地点、内容、人数、人员组成、考试情况等,市级必须写,县级若自己组织过培训也可以写。(五)普查的文件资料印制,制度建设及其它情况文件资料印制:(内容、种类、分发)按档案归类情况分别说明(例如方案、经费、培训、核查、简报、宣传材料等)制度建设:(内部工作制度、转发上级或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的技术规定等)其它情况:(自行编写的查询模板、平台建设等)三部分都要将自己的特色写出来。三、污染源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一)普查技术路线图(二)普查基本名录库的筛分和整理说明是如何应用从相关部门获取的活动单位信息的(市列表说明从哪些部门获取了什么资料)。四、清查及普查对象的确定简述上级畜牧业普查机构关于清查与普查对象确定的原则、技术规定、相关工作要求等。高新区、开发区等单独开展工作的,按照实际情况叙述。(一)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确定情况包括清查总数、确定纳入畜牧业污染源普查范围普查对象数,分本辖区及各下级行政辖区叙述。包括清查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户的数量;达到普查对象规模确定的普查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数量,按不同养殖畜禽种类(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等)分类普查对象数。(二)清查工作的评价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