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A 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韩非子 · 难一》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韩非,子是对他的尊称。就像我们听到过的孔子、孟子一样《韩非子 》这本书是后来人收集他的言语、论著编写而成的。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韩非子 · 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矛 盾 鬻 誉曰 陷 弗能应也 ① 吾盾之坚,物 / 莫能陷也。② 吾矛之利,于物 / 无不陷也。③ 以子 / 之矛 / 陷子 / 之盾,何如?我 会 读yù 自相矛盾 《韩非子 · 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 / 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 / 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 / 之矛 / 陷子 / 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鬻: 者: 誉: 吾:曰: 陷:或曰: 莫: 弗: 弗能应也:我 知 道 鬻: 卖 者:人誉:夸耀 吾:我 曰:说 陷:刺 或曰:有人说 莫:不弗:不 弗能应也:不能回应我 知 道 誉之曰: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我 知 道 1 、有人说:“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为什么听了这话,楚人弗能应也?2 、看到他哑口无言的样子,围观的人们会怎么对他说呢?3 、从这个楚国人的身上你明白什么道理?再读感悟: 刺穿 —— 盾不坚固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刺不穿—— 矛不锋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寓意是说话做事不要(言过其实,前后矛盾),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说服不了自己。 1. 背诵课文。2. 课后搜集更多的寓言,掌握其寓意。3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自相矛盾的故事,新编《自相矛盾》。作业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