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90 学时培训心得体会 揭开“习作能力”的神秘面纱 ——参加宁波 XX 县区“新体系作文进校园”活动有感 马水芳中国轻纺城小学 13777340381 虽已时至霜降,但秋天似乎并不愿意就此离去,太阳暖暖的,天空蓝蓝的,在这样一个惬意的日子里,我们小学语文组一行 60 人,来到宁波 XX县区居敬小学,开始为期三天的培训。本次培训,既有专家教师的专题讲座,也有教师同行的教学展示,既有教学理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沉淀,也有教学经验的积聚,在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想学的东西太多的同时,也有一种收获的喜悦。 一、专家讲座,提升自我 10 月 22 日,培训第一天,走进居敬小学,聆听了 XX 县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张晨瑛老师的讲座《基于目标的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张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口语交际能力包含了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及应对能力。她指出现行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规定“只有标,没有准”,现行语文教材也没有习作核心能力的指向,习作训练指向不明,序列不明,缺乏以能力为核心的系统性,对于”习作能力“一词认识模糊,把“习作能力”等同于习作内容、要求或过程,导致在分年级的习作能力表述中出现了严重的超标,拔高了作文要求,梯度模糊。基于此,张老师对习作教学提出了“指导有向,习作有标,目标有序,评价有度”的理想追求。 张晨瑛老师的讲座,对于初次执教三年级语文的我来说,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这个学期,已经历了三次习作训练,但由于对三年级习作要求的模糊认识,忽视了习作能力的培养,随意拔高了对孩子们的作文要求,令孩子们对习作畏之如虎,也令自己苦不堪言。张晨瑛老师在讲座中提出了小学各年级习作能力的主要指向:一年级说写完整句,二年级写句组练习,三年级构段练习,四年级勾篇训练,五年级结构化表达:有重点,师篇章安排体现习作意图;六年级主题化表达:根据需要组织语言,安排篇章。她对各年级“习作能力”的明确指向,使我第 1 页 共 2 页茅塞顿开,明白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随着年级升高而不断清晰化、结构化、图式化的过程,哪怕这个过程是内隐的,是不显性的,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二、课堂展示,引我前行 10 月 23 日上午,我们聆听了 XX县区实验小学杨雨等六位老师的习作教学微课程。六个微课程聚焦“热爱校园”这一生活主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杨雨老师的《轻松十分钟》进扣“构段“能力目标,着眼于学生的课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