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 论1.1 植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植物(plant)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大类。人类对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人们为了建立一个能反映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其日臻完善。现将主要的几种分类系统作一简要介绍。1.1.1 林奈的两界系统人类观察自然,很早就注意到生物可区分为两大类群,即固着不动的植物和能行动的动物。200 多年前,现代生物分类的奠基人,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5)一书中明确地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即植物界(Kingdom plant)和动物界(Kingdom animal)。他于 1753 年发表的巨著《植物种志》中将植物分成 24 纲,把动物分成 6 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分界的两界系统。这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有重大科学意义的。至今,许多植物学和动物学教科书仍沿用两界系统。1.1.2 海克尔的三界系统19 世纪后,由于显微镜的发现和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有些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两种属性,如裸藻、甲藻等,它们既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可运动。在探索和解释这些矛盾中,1866 年德国的著名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提出成立一个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的意见。他把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硅藻、粘菌和海绵等,分别从植物界和动物界中分出,共同归入原生生物界。1.1.3 魏泰克的四、五阶系统1959 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了四界分类系统,他将不含叶绿素的真核菌类从植物界中分出,建立一个真菌界(Kingdom fungi)。而且和植物界一起并列于原生生物界之上。十年后,魏泰克在他的四界系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界系统(图 1-1),他将四界系统中归于原生生物界中的细菌和蓝藻分出,建立一个原核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并放在原生生物界下。魏泰克的五界系统影响较大,流传较广。但是对魏泰克的四界、五界系统中的原生生物界不少学者存在质疑和反对意见,因为它所归入的生物比较庞杂、混乱,认为不能作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魏泰克的四界、五界系统的优点是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同时又从横向显示了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的真菌和摄食方式的动物。1.1.4 三原界系统 1978 年 Whittaker 和 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