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4 月 19 日,《人民日报》以《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为题,整版报道了 XX 省 XX 县区草王坝村原支书黄大发 36 年拿命修渠的感人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无数人内心最柔软的那抹情愫。 历时 36 年,黄大发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400 米、地跨 3 个村的生命渠,一举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其人其事,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感天泣地,堪称时代楷模,尤其值得广大贫困地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一要学其不认命敢想敢干。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传唱千百年的民谣描绘出的恶劣环境让草王坝村很多人叫苦、妥协甚至认命。但黄大发从23 岁入党、任大队长起,就一直把引水、修路、通电作为梦想,就一直想着给村里通水这件大事,更是用 36 年的漫长岁月拿命修渠,修成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水渠,完成了许多人一生都不可能完成的壮举。可以说,他当干部的一生,就是敢想敢干、为民服务的一生。 二要学其不惧短勤学善学。修水渠要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一群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淳朴农民,修修补补十几年,喝水的梦被反复拉扯、无情破灭。面对初次修渠失败的窘境和乡亲们的绝望与埋怨,黄大发冷静地总结了症结所在,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壮志未酬的他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54 岁还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从零起步、从头开始,用三年的时间使几乎是半文盲的自己最后变成了水利专家。正是这样的谦逊和执着,让他知耻后勇、勤学技术、苦练本领,最终翻越了障碍、挺过了难关、学成了技术。 三要学其不逃避苦干实干。有困难,党员干部要先上。秉承这样的信念,黄大发面对艰险打头阵、遇到难题自己扛。自学水利技术,带着简陋的测绘工具翻山越岭进行勘察;赤脚步第 1 页 共 2 页行去炸药厂背炸药,脚板磨得破皮出血;看着离地 300 米的悬崖峭壁,村民们心惊肉跳不敢动工,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请来的专业施工人员也停下了手脚。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腰里栓一条绳子就翻了过去,完成了测量工作。在他的感召下,小伙子们纷纷效仿、飞檐走壁、攻坚克难 hellip;hellip;一桩桩一件件修渠往事,记载着这位年份英雄的足迹,像陈年老酒那样历久弥香。 四要学其不徇私担责担当。干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