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论述》读后感优秀征文:青年拾柴薪中华火焰明 《工作论述》读后感优秀征文:青年拾柴薪中华火焰明 15 级历史 b 班许小敏 岁月时光匆匆,青春渐行渐远。它似一幅画卷,被我们挥洒的星星点点。我们的青春,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祖国对我们的期待。青春不是抱怨年华流逝而感慨万千,也不是趁着年轻而虚度光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为之奋斗。努力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青年,勤奋努力,奋勇拼搏,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历代流行不衰。它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而我们作为一个饱含中国梦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有如张载这四句名言之气概,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促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历史,悠悠千年,蕴含了无数艰辛苦楚的复兴文化,从不堪一击逐渐强大走向胜利,由曾经的“东亚病夫”蜕变为今日的亚洲“东方之珠”。在曾经赤裸的嘲谑与打击面前,中华儿女不断用自身实践来证明中国永不屈服的事实。纵观古今,我们深怀斗志,94 年前的五四运动,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新希望。于是,在这一股奋起的力量的推动下,延绵了不计其数的实践行动:从五四运动对“德先生赛先生”的深情呼唤,到“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抗战宣言;从 20 世纪 80 年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 2019 年春天驰援芦山地震灾区的生命足迹,一代代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用锲而不舍的奋斗,锻造着自己时代的精神气质,我们把这种无畏的奋斗精神称为追梦的精神。第 1 页 共 10 页中国人是有梦而追梦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含梦而追梦的民族,每一次为了中华精神的不屈奋斗,每一次的崛起和拼搏,都洗刷了梦的目标,都彰显出追梦的毅力和实现梦的力量。 继往开来,和谐共进。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是新生的一代,是在伟人的哺育下茁壮成长成才的一代,作为肩负着强国兴邦之责任的当代青年人,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圆梦的战斗一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