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题目 内科学 序号 16 教学题目 高血压病 目的要求 1 掌握 诊断 , 鉴别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 2 熟悉 分类 , 分级 , 心血管危险分组 , 高血压并发症的 诊断和治疗特点 3 了解 本病的流行病学及一级、二级预防 的重要性及发病机制和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 高血压病的诊断 , 鉴别诊断 , 基本治疗 教学难点 高血压病的治疗 教学活动 讲授 实验 见习 电教 操作 讨论 练习 演示教学资料 挂图 模型 标本 实物 文献资料班 级08 临床一班日 期节 次3 4 任课老师签名 谭倩 第 1 页教学进程复习引入新课(5 分钟)谈谈身边有没有高血压病人,血压的标准值 新课内容(75 分钟) 原发性高血压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 ㈠定义: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特点:①血压值超过正常;②同时出现临床症候群。 原发性高血压占 95%→心、脑、肾、眼底等重要靶器官损害。 继发性高血压占 5%,也称症状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 ㈡诊断标准(血压水平定义分类) 1999 年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 ① 理想血压<120/80mmhg。 ② 正常血压<130/85mmhg。 ③ 正常高值 130~139/85~89mmhg。 ④1 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mmhg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90~94mmhg。 ⑤2 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mmhg。 ⑥3 级高血压(重度)≥180/110mmhg。 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SBP140~149mmhg,DBP<90。 ㈢流行病学: 发病率上升(59、79、91 年—5.11%、7.73%、11.88%) 北方>南方,华北华东高发区,沿海>内地,城市>农村,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患病率高,男女差别不大。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㈠病因: 病因不明与危险易患因素有关。 目前的观点: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60%有高血压家族史。 2.环境因素: ① 饮食:高钠(盐敏感人群),钾(负相关)钙(争议)高蛋白质摄入,饱和脂肪酸摄入多,饮酒量大于 50g/日致发病率增高。 ② 精神应激:休息可获一定改善。 3.其它因素: ① 体重:体重指数 BMI,与高血压发生率正相关。体重(kg)/身高(m2)20—24 正常。 ② 避孕药:终止服药,3~6 个月血压可恢复。 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50%有高血压。 ㈡发病机制: 1.遗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