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赶考》心得 按照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办公室组织全体人员集中学习《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 XX 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读后很有感想,深受启发。掩书而思,有对党未来的憧憬,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对现实问题和个人肩负责任的思考。 1949 年 3 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动身前往北平,他高兴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则风趣地说:“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挥一挥手非常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2013 年 7 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曾多次到过西柏坡的习近平,重回西柏坡,重新沐浴信仰之光,重温“进京赶考”。2012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正可以称得上是进京赶考的满分答卷,只是人民都希望这个考试的过程越短越好。赶考行,出题者和考官是全体人民,答题的是全体党员干部和各级领导,而两个考题很简单:中国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国已 65 年,建党已 93 年,虽然我们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人民期待还有许多差距,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贸总额世界第一的背后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可以说中国的 gdp 是 13 亿人民用数倍高于发达国家的勤劳和汗水换得的。而随着改革开放 35年滋生的还有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和倍受人民关注的利益分配和贪污腐败问题。 在中共中央进京“赶考”65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重访XX 县区,新华社播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导 XX 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面向未来的赶考》读后感 1 实践活动回访记》长篇通讯,重温焦裕禄精神,再提“赶考”问题。“总开关”拧得紧不紧,作风“篱笆”扎得严不严,发展轨道正不正、政绩观正不正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四个考题的提出,既有特定时代背景,也有重大现实意义,是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这些问题都在谆谆告诫全第 1 页 共 10 页党要以历史为师、以人为镜,为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全市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刻领会精神,真正触及灵魂,在反思中、在行动中作答。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今后会继续深入学习领会《面向未来的赶考》的实质内容,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重要要求相结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