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纪录片《公元1644》观后感1200字VIP免费

纪录片《公元1644》观后感1200字_第1页
1/2
纪录片《公元1644》观后感1200字_第2页
2/2
纪录片《公元 1644》观后感 1200 字 从中可以看清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里面既有稍纵即逝的机会,也有复杂的人性,在这个过程中才是历史的真实一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快来感悟一下吧。 公元 1644,历史在这一年描绘了斑斓壮阔的一笔,崇祯、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大戏,智慧的角逐,力量的对抗,人性的彰显,每一处细节都耐人寻味,都给人智慧的启迪。 机会 机会稍纵即逝,当它来临时,一定不要优柔寡断。 1、崇祯皇帝和他的大明王朝,面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危急关头本有改变时局的一刻都城南迁,这样可继续保存他的大明,可优柔寡断的他错过了历史最佳时机。 2、李自成逼近京城,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他只想划地为王,并未要取代崇祯,于是他向崇祯提出议和,可崇祯高傲的帝王心拒绝了这一要求,崇祯再一次失去了绝佳时机。 人性 人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的过程让人性的复杂面表现地淋漓尽致。 1、可想而知,在面对危机的最后关头,崇祯的内心是多么的复杂,一方面是为了延续大明王朝,只要是有一线希望他也不会放弃;另一方面是要想延续大明王朝,就会付出苟延残喘的代价,作为一名皇帝的自尊心是难以接受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东西,当把自己置于当时的历史当中,我想每个人都会很难做出决定。总之,崇祯的下场便是性格决定命运的最好注解。 2、李自成攻破京城,山海关的吴三桂成了他一大忧患,李自成最后决定招降吴三桂,毕竟吴三桂的家人都在京城,可吴三桂作为忠臣孝子怎能接受这样的安排,经过一番思想的斗争,他最终决定了招降,可就在去京城的路上,他得知家人被抓,爱妾被霸占,父亲被拷打地危在旦夕,历史戏剧性的一面突然出现,他奋而杀回山海关,于李自成彻底决裂。 第 1 页 共 2 页 3、当李自成率兵攻打山海关时,三万之众的山海关怎能抵李自成的十万大军,面对如此困境,吴三桂只能请兵关外的多尔衮的清军,可多尔衮想的是招降吴三桂,对于他的请求,多尔衮冷漠处置。公元 1644 年 4 月 21 日,经过了李自成和吴三桂的一番大战,吴三桂损失惨重,可想而知,当时的吴三桂是多么地焦急,派使者前后八次通信多尔衮,可多尔衮还是冷漠处之,公元 1644 年 4 月 22 日吴三桂投降清军,清军快到山海关时,多尔衮却宣布按兵不动,很明显,多尔衮想坐收渔翁之利。等到两边打的差不多的时候,多尔衮才出兵,李自成职能仓皇离开山海关。吴三桂一方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纪录片《公元1644》观后感1200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