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41第三章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 1 、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2 、自我心理学3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 4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点 5 、霍妮的人格发展观点 25/3/42第一节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第一节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 一、 新精神分析的产生 1 、社会历史因素: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人们紧张、焦虑、沮丧,惶惶不可终日,这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动荡导致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人们普遍担心的不是性的问题,而是失业、消费、食物、和房租的困扰,这些已非泛性论所能解析了。 25/3/43 2 、哲学基础:以詹姆斯为首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占统治地位。受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机能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心理现象对环境的适应作用的思想,与新精神分析所强调的人格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精神是相容的。25/3/44 3 、心理学的影响: 20 世纪 20 年代,以华生为首的行为主义者掀起了一场反本能的运动,为精神分析派文化论的出现扫清了障碍。 在 30 年代,以阿尔波特为首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摈弃了麦独孤的本能论,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精神已成为当时的潮流。25/3/45 4 、科学发展的背景:美国是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最深的国家,自 20 世纪 3O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学、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例如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部落民族时发现,不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子女抚养方式的部落间,心理上有一定的差异。25/3/46 5 、精神分析的内部分歧: 弗洛依德,既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又是一位专权的领导人。他十分专制,决不允许学生对他的学说提出异议,否则,轻则痛责,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为此,他的一些得意门生如阿德勒、荣格、奥托 · 兰克等纷纷出走,各自创立了自己的学派。 这又为霍妮、沙利文等人创建新精神分析学派树立了榜样。25/3/47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第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弗洛依德强调自我是辅助本我的机能,在弗洛依德的体系中,本我是中心。新精神分析学派则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它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动机和目标,并且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都有自己不同于本我的起源。2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