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法”并进,让智障孩子心灵充满阳光 ——— 一名智障学生的个案分析内容提要:本则案例主要针对我班王某同学课余时间总是喜欢拎包着乱“唱”的怪异行为,对其进行转化工作。在转化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谈心法、同学监督法、信任激励法、物质奖励法、精神奖励法、家长和任课教师配合法等。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六法并进,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某同学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缺点,步入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关键词:学生教育 家校统一 多法并进 背景学生王某,男,15 岁,现就读于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启智班。该生的主要表现为课余时间总是拎着包,来往于学校门口边说边“唱”。行为怪异,引得行人频频驻足。晚上睡不着觉,半夜起来在走廊里也是连说带唱,他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里的正常教学秩序。案例“老师,昨天下午放学后,王某不吃饭,拎着包在大门口乱唱,一边唱,一边说,谁看他,他就“唱”着骂谁。”“老师,下课后王某在班里说死人的事情,吓死人了。”“老师,王某又开始唱着骂人了。”“老师,昨天晚上半夜里我起来上厕所的时候,你班的王某在走廊里像幽灵一样走来走去,边走边“怪唱”,吓得我半天睡不着。”……像类似的话语,每天都在我的耳边接连不断的来回萦绕着,对此我头疼不已。其实,王某同学的爱“唱”,我早有耳闻,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在教养员值班期间,曾多次和他谈心,告诉他这样做不好,影响自己的形象也影响咱们学校的形象,可是效果一点也不好,他依然是我行我素,简直是“我的唱腔我做主”。自打今年接了这个班的班主任,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改变王某同学的“怪唱”行为 ,让他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我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了王某同学的一些生活背景:王某先天性智力残疾,父母带他看了一很大小医院,可是就不见效果,无奈之下,父母放弃了给他治疗的希望,久而久之把他当成了废人,平时对他不管不问,各人忙各人的事情,也很少关心他。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到了上学的年龄,就把他送到了县特殊教育学校,十天一次接送,自然对他关心的也甚少,每次休班回家,他就像个没人要的孩子,整天在村里闲逛,这一逛不要紧,村里的许多民风民俗还让他学了不少。农村有个习惯,时间长了不下雨,一些信神的老人就烧香拜佛向老天“祈雨”,王某因为闲着没事就去凑热闹,老人们说唱的“祈求经”,多多少少的都被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