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的思考工作心得 ■发展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绝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之举。 ■机场搞副业,搞房地产比不上开发商,搞农场比不上农场经营者,搞养殖比不上专业户,到头来盈利者寥寥无几。 ■对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的经营实施“外包”,由若干个专业化公司成为经营者,机场成为“收租子”的管理者。 ■“外包”这一形式适用于大中型机场和航班较多的支线机场。 非航空性业务经营具有前景好、效益高、风险低等特点,是机场企业除主业生产以外的最大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认识的不足、机制的守旧和经营的粗放,目前中国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被世人称为是“一块有待于进行深度开发的处女地”。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上对非航空性业务的深度开发进行思考,无疑是时下机场企业发展极为重要的课题。 发展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的重要性 开发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是极为重要的战略之举,其重要性是由其自身固有的一些特点决定的。 一是依托性强,前景好。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是指机场依托客货运输生产发展起来的经营性业务。其内容包括机场地面运输业务、宾馆餐饮业务、免税店商场业务、停车场业务、广告业务、旅游业务等。这些业务既不同于航空主营业务的客货运输生产,又与航空客货生产紧密相连,是客货运输生产的继续和服务的延伸,对于航空客货运输生产有着完全的、直接的依托性和依赖性。也就是说,只要机场的主业生产兴旺,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那么,紧紧依托和依赖于航空主业生产的非航空性业务必然发达。自 20__年以来,我国民航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据国内专家的预测,这一快速增长期将持续 10 年。机场航空主业长期快速增长,必然直接带动其非航空性业务的长期快速增长。因此,发展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绝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之举。 二是成本性低,效益高。机场本身就是带有地区垄断性的第 1 页 共 6 页企业,作为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的经营,也势必带有某种难以打破的垄断色彩。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的经营,与航空主业相比,具有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高的突出特点。这一点已被当今世界上一些知名机场的实践所证明。如我国香港赤腊角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已达到机场总收入的 50%;非航空性业务经营最好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已达到机场总收入的 60%。从中可见,我国机场非航空性业务发展的潜力很大。自 20__年以来,国际航油价格一路飙升,燃油附加费的征收,必然引起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的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