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结构式”教案撰写具体内容 在备课领域:不同的教学要素,不同的功能取向、不同的优势特征、不同的环境条件,决定着备课方式具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的策略。EEPO 备课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教案的编写格式。即教学设计的呈现方式,主要有图文结构备课方式、板块结构备课方式。二是教案上组要书写什么内容。EEPO 理论建议教案上主要侧重书写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操作要求。 结合具体情况,我乡采用“图文结构式”的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备课方式的表达形似函数图象,它以教学环节为横向坐标连接点,显示出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估计各个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以具体操作步骤作为纵向坐标连接点,教学围观内容重在操作步骤上。简单的说包括以下环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型方式、课时、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和策略、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下面我具体来阐述一下各环节的大概内容,因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作业布置大家都知道,我主要讲一下课型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反思。教学方式在 MS-EEPO 有效教育中包括十大课型,我们主要学习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哲学方式、三元方式、体验方式。其中素组合是 EEPO 方式的最基本课型方式,也是EEPO 方式中最简明也最易掌握的课型,掌握要素组合这种课型就能为学习其他课型打下扎实的基础。要素组合包括七个要素“看、听、讲、想、做、动、静”。其实我们每一节课也必然在使用这种课型方式。至于其他几种,大家可以具体看看有效教育的资料。所以再填写课型方式时可以根据你本节课的具体情况填写。 教学过程在“图文结构式”模板分为四大板卡,分别是导入,合作探究,巩固拓展,总结(作业布置),在每一环节加上时间安排,而最重要的是在各板卡分别要加入教学方法和策略(看、听、讲、想、做、动、静)。在课堂上,学生要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即"听")默默无语地阅读学习材料或观察事物(即“看”)。静心地思考问题(即"想")。相对来说,这时的课堂教学处于一种“静”的状态,“静”也是一个要素之一。但是这种“静”是不能坚持四十分钟的,一节课都要学生保持一种静态,学生会很累的,所以就要适时的让学生动一动。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处于一种动态之中,“动”也是一个要素之一。“静”的状态有“听、看、想”,“动”的状态有“做、讲”,还有发生位移。 “图文结构式”中的教学反思和原来的反思的区别在于“图文结构式”备课的反思是在每个环节上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