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试题(一)一、填空1、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____折。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3、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_____。4、睢景臣《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这是指仪仗队中的___________旗。5、《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____________编的《警世通言》。6、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意为__________。7、《圆圆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8、《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__________派的开创者。二、选择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张可久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A.唐宋派B.竟陵派C.公安派D.茶陵诗派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A.《词综》B.《闲情偶寄》C.《剧说》D.《花部农谈》4、在清代词坛上,()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A.朱彝尊B.陈子龙C.纳兰性德D.陈维菘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A.关汉卿B.王实甫C.董解元D.马致远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A.传奇B.南戏C.杂剧D.院本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A.宋代人B.元代人C.明代人D.清代人8.以骈体文著称的清代作家是()A.袁枚B.张岱C.陈子龙D.汪中9.《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A.九王B.郡司C.城隍D.冥王10.《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A.秋瑾B.龚自珍C.梁启超D.张维屏三、名词解释。1散曲2.前七子五、赏析1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分析本曲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就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谈谈你对作者创作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不伏老(南吕·一枝花)关汉卿[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3默写《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一段曲词,并就此分析其蕴涵的思想内容。元明清文学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1.四(折)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3.魏源4.月5.冯梦龙6.囚犯(囚徒)7.吴梅村(吴伟业)8.桐城二、选择1.C2.C3.B4C5.C6.A7.C8.D9.A10.C三、名词解释。1散曲2.前七子1、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2)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3)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2.(1)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2)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五、赏析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题解:这首小令,前三句各写了不同的三种事物。我们看到:西风萧瑟的深秋季节,地下没有红花,树上不见绿叶,也没有芳草,有的只是干枯的藤,苍老的树,和归巢的晚鸦,以及一曲溪水,溪上有小桥,桥畔有人家。这景色,正仿佛前人曾经写过的:“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炀帝)。从第三句看,与前两句不同:既有“瘦马”,自然有人骑在这疲惫无力的马上(隐约写出人)。这时候,“夕阳西下”,写出时间。“断肠人在天涯”——直至此刻,才明显地写到旅人,写到旅人的心情。这是一幅凄清、萧瑟、充满离愁的画面。开头两句写景,对这幅萧瑟凄清的秋景图,作进一具皴染。第五句是结穴之笔,于是人物形象,特别是人的感情,跃然纸上,使形象鲜明起来。2、贾仲明《录鬼簿》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关汉卿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