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 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年共有学生 52 人,其中劣等生占三分之一。学生在学习了 2~6 的口诀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简单而又异于让学生接受。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求商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议中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收集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五、教法:迁移法,观察讨论、比较分析法。 学法: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学重、难点1、能较熟练地用 7、8、9 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2、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流程:一、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兴趣。1.对口令。 二七( ) 六九( )( )八五十六 六八( )( )八三十二 九九( )( )九四十五 ( )七二十一2.口算。12÷6=( ) 36 ÷6=( )30 ÷5=( ) 24 ÷6=( )18 ÷6=( ) 8 ÷2=( )3 ÷1=( ) 12 ÷4=(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 想乘法口诀。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师:看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这些方法来求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一起学习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有信心学会吗?(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新知。1.师:同学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