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选考 ) 最新《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 课程标准实验版 ) 》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要求为: 1 .分析综合(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 .鉴赏评价(1)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 .探究(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该考点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起放置于第Ⅰ卷中,供考生选做。考查形式以主观简答题为主,客观题为辅,题型较为稳定,题量为 4 小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的特点:从体裁上看,人物传记是考查的热点。从选文上看,选文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典型,利于考生对高考新设文体文章的把握。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文本整体出发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信息。二是结合文本对作品的深层意蕴、作者的感情取向、人物的思想观点态度等进行分析。三是结合文本特征考查考生的理性认识和探究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传记、新闻类文章中隐藏的“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以及科普文中有待探究的问题等。 第一节 传记类(2010· 新课标全国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杂交水稻之父1982 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一次盛会。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